德国球星比埃尔霍夫,大器晚成的他踢球有什么特点?_比赛_技术_头球
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。平时默默无闻,但是只要你把握住了一次机会,那么就能举世瞩目,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。
德国球星比埃尔霍夫就是这样一位大器晚成的球星。
1996年欧洲杯决赛替补上场头顶脚踢,梅开二度帮助德国队获得欧洲杯冠军,他的绝杀也被载入了史册。
![]()
话说这场决赛也很神奇。
比赛之前,德国队这边是伤兵满营,还有球员停赛。穆勒和鲁伊特因黄牌停赛,博比奇是四分之一决赛时受伤,半决赛也是伤了弗伦德,矮脚虎哈斯勒也有伤,是带伤出战,整支德国队并不是处于最佳状态。
赛前预测大家也不全是看好德国队,有相当多的媒体也是预测,捷克队能够战胜德国队,有机会夺得欧洲杯。
刚开始时比赛的现状也的确如此。
![]()
士气正旺的捷克队是占据着优势,压着德国队打,并且率先通过波博斯基突破,禁区被萨默尔犯规,捷克队先凭借点球得分,场面占优。
随着比赛时间一分一分地耗尽,德国队主教练福格茨也是坐不住了,让比埃尔霍夫上场,替下绍尔,准备殊死一搏。
由于德国队队员伤病太多,打不起什么漂亮的配合,球队就不追求什么华丽的战术了,就是简单地起高球、传中,用高空球来终结比赛。
对于这位高大的德国前锋,当时很多球迷还不太认识他。意甲的老球迷会熟悉点,他是1995-1996赛季从意乙阿斯科利转会来到乌迪内斯,踢了一年意甲,表现还不错。
那一年比埃尔霍夫打进了17个进球,算是意甲赛场上很有效率的前锋,他的高中锋支点、头球技术让人印象深刻。
不过那年代网络还不太发达,电视转播乌迪内斯也不是豪门,能看的球迷并不多,所以知道比埃尔霍夫的人还是挺少的。
![]()
福格茨让比埃尔霍夫上场,也是没辙了,实在没办法是让他试一试。反正他在俱乐部踢得不错,也有效率,球队伤病也多,就让他上场踢踢看吧,死马当活马医。
可没想到比埃尔霍夫上场以后状态是出奇的好,先是球队获得任意球,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抢点头球破门;紧接着到了加时赛,他人高马大的背身技术让他在禁区内获得了优势。
![]()
先是倚住对手,然后转身抽射,对方守门员视线被挡,速度太快扑了一下,但是皮球还是滚入了球网。
这两个球进的不漂亮,但是非常实用,淋漓尽致把高中锋的战术价值给发挥了出来。
赛后主教练福格茨也是异常高兴,他说了奥利弗是我们的礼物,幸好听从了妻子的建议把他带到了英国,这才能赢得冠军。
不管这话是调侃吧,还是太高兴了随意说的,但是比埃尔霍夫的表现,真正让人意识到了高中锋在场上的价值,对于球队有着怎样的作用。
打不开局面,体能下降,传球配合打不开时,派一个人高马大的球员在禁区里,就可以制造威胁。
这是球队赢球的秘密武器。
![]()
也就是这场比赛以后,高中锋的风评开始上升,许多球队组建阵容的时候,在二十多人的大名单里面,一定都会配置一个身材高大的中锋。
这里面离不开比埃尔霍夫的功劳。
也许他不是最优秀的中锋,在那个年代,但是他是打破了众人的成见。原来崇尚技术、速度的,也开始让大家逐渐接受力量和对抗,不一定只有技术好、速度快的前锋才能进球。
欧洲杯过后,比埃尔霍夫的职业生涯迎来了180度的大转弯。凭借赛事的出色发挥,他也是在意甲被人关注,之后还加盟了豪门AC米兰。
谈起他,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头球。
没错,比埃尔霍夫是个真正的头球大师,在我印象里头球好的中锋他是属于金字塔顶尖的人物,足坛领域的标杆。
![]()
1米91的身高让比埃尔霍夫能够经常争到落点,强壮的身体让他不惧对抗,与任何后卫都可以较量,不落下风,而他结实的下半身让他滞空也是非常厉害,跳起的高度很高,并且能顶出强有力的皮球,头球的方位也能够很好控制。
要论头球技术,他说自己第一没人敢说第二,单凭这个技术他就可以在足坛立足。
大家也别小看头球这项技术,它也是挺难的,不是很容易练。哈兰德也是练了有两年,才慢慢把头球技术练出来,这赛季才有了他的头球技术的提升。
不仅要求落点位置感选择要好,而且对预判、弹跳的时机也得把握精准,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。
当一名中锋能够头顶脚踢,那威胁是真的太大了。脚下你拦不住,头顶你争不过,能够全方位地通过各种技术来取得破门。
职业生涯历史上,比埃尔霍夫荣誉并不算多,大器晚成的时候后期因为伤病衰落得也比较快,也就是1995-2000期间是他的黄金期。
但他很有福气,能一鸣惊人,并且能在为数不多的比赛中尽情表现,总能在大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比起大多数球员他是幸运的。
在德国足球的岁月里,他算是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的球星之一,时隔多年也还能被大家铭记。